玲珑计划四期如约而至,关心气候变化的你快来加入

2023-07-09

30周年 ▪ 一路有你

给我们加个 星标关注呗


玲珑计划四期招募倒计7天!

(报名截止:2023年8月13日)  

扫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报名玲珑计划四期


扫码来听玲珑计划特邀观察员“不成气候”的这期播客节目

《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一群人能走得更远》



什么是玲珑计划


玲珑计划——公民气候行动计划由自然之友、北京大学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昆山杜克大学环境研究中心、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华生社会责任研究中心联合发起,是为气候变化领域的公民行动者和领导者倾心打造的成长体系,旨在支持卓越的公民气候行动者和领导者更有效地解决气候变化领域的真问题,同时影响更多绿色公民关注、参与和回应气候变化领域的问题和挑战。

 

玲珑计划聚焦公民气候行动者在行动计划设计阶段和开展初期的核心需求与挑战,通过线上线下课程、导师陪伴辅导、社群共学和讨论、在线资源中心、资金和平台支持等一系列方式,支持行动者明确行动方向、完善行动策略、提升行动能力、落地行动计划、开拓公益视野

 

系统且重视价值观的课程设计、多元立体的共学方式、专业且投入度高的导师力量、多元开放且包容的社群陪伴是玲珑计划的四大亮点





气候变化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作为个体,我们又能够做些什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们为什么应当关注气候变化,玲珑计划如何成为你主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变量。




我们希望找到这样的你


不论你是高温热浪下坚守岗位的交通警察、外卖员、快递员,还是在暴雨冰雹中赶“早八”的打工人,无论你是牧区的牧民,农田里的农人,大学的教师,还是医生,律师,全职妈妈,各领域的专业人士,我们都期待找到你!玲珑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向这样的你发出邀请:


1、「有动力」你曾经经历过或正在经历气候变化导致的影响,希望推动问题的解决;

2、「有想法」你已经在气候变化议题中开展行动(并处于初创期);或你已经有了初步的行动计划。且在未来一年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实践;

3、「有认知」和我们一样,知道人类活动是导致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相信普通公民的参与对气候减缓和气候适应非常重要;

4、「有策略」善于利用自身社会影响力、或已有的公众动员渠道及能力发起公民气候行动。


*注:玲珑计划只面向个人申请者,不限年龄与身份(企事业单位、NGO从业者、自由职业者或者学生皆可)





参与玲珑计划,你能获得什么?


 「知识与能力提升」我们邀请业界顶级专家资源,为你精心准备了气候变化知识的系统性课程、项目及行动所需的各项专业能力提升的赋能课程;


☑ 「一个温暖的社群」认识一群同样关心气候变化的有趣的人,参加线下活动,共同交流与成长,灵感的激发与相互支持;


☑ 「一群专业的导师」专业导师、陪伴导师为你带来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辅导,发现问题,答疑解惑,助力项目成功;


☑ 「丰富的社会资源」项目的影响力传播支持、所需社会资源的对接;


☑ 「资金支持」(行动计划答辩通过后)将获得5000-50000元不等的行动资金支持。


参与玲珑计划,你还能获得一个成为斜杠青年的全新公益身份


☑ 报名玲珑计划,无论是否入选,均可获得玲珑计划气候变化基础知识往期视频课程的学习权限


☑ 入选且全程参与四期课程学习及活动80%以上,但是答辩未通过者,将获得自然之友颁发的玲珑计划毕业证书+“玲珑种子伙伴”荣誉证书,后期可优先申请玲珑计划资助;


☑ 入选且参与玲珑计划四期课程及活动80%以上,且答辩通过者,将获得自然之友颁发的玲珑计划毕业证书+“玲珑伙伴”荣誉证书,以及自然之友的资金支持和其他资源支持;


☑ 获得多次玲珑计划资助的玲珑伙伴将获得自然之友颁发的“玲珑计划战略合作伙伴”荣誉证书


这是一个学习的机会,交朋友的机会,一个让生活变得丰富的机会;但最重要的是,这是一条普通公民实现公益梦想的现实道路。


你,想来试试吗?





01

项目整体规划


点击看大图


2023年9月16-17日

线下开幕式

✅ 项目介绍和气候变化价值叙事

✅ 社群伙伴互动交流

✅ 公共叙事方法论学习与实践(如何讲好自己的行动故事)


2023年9月23日-11月11日

气候知识学习(预计线上授课总时长20小时)

课程开展方式:

✅ 自学:课前阅读+观看讲师授课视频,提出疑问并回复期待深度交流的内容

✅ 授课:讲师基于伙伴们的自学反馈进行针对性授课与交流

✅ 巩固:完成课后作业


2023年12月4日

行动者初步项目计划提交,筛选

注:特别优秀的项目,可在此阶段申请正式资助答辩,优秀项目将可直接获得项目资助并开始进行项目实践。


2023年11月18日-2024年1月

项目计划打磨期

1、导师辅导

每位伙伴将匹配至少两位导师,一位陪伴导师,一位专业导师,为伙伴们提供项目指导。

✅ 陪伴导师:主要有项目设计与管理,一线项目实践经验,为伙伴们的实践项目提供具体指导。

✅ 专业导师:在具体细分领域(气候变化知识、传播、教育、生态、公众行动)有学术背景或一线实践经验的导师,为伙伴们提供专业指导。


2、社群交流

开展线上、线下的社群交流活动,促进伙伴与伙伴之间,伙伴与导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3、行动能力课程学习

✅ 项目设计与管理

✅ 项目传播

✅ 公众动员


2024年1月20-21日

线上项目资助答辩及毕业典礼


2024年3月-8月底

伙伴进行项目实践


*注:如遇不可抗力因素影响,将会调整具体安排。



02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海报中右侧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本期玲珑计划,扫描海报中左侧二维码可详细了解往期玲珑计划项目相关信息。

扫码(图中右侧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报名



03

参与费用


自然之友为通过面试的伙伴提供全额奖学金。除特殊需求外,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04

导师团队


部分导师介绍(按姓名首字母排序)

陈丹 

一公斤盒子 联合创始人。


陈蓥婕

北京绿研公益发展中心,资深项目专员。关注领域:气候治理(跟进气候谈判、推动气候适应主流化、利用投融资工具应对气候变化)


高丽娜

昆山杜克大学环境政策助理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国际和国内的环境、能源与气候变化政策。

 

何昕

千禾社区基金会环境项目总监,关注社区/社群应对气候变化议题和气候变化下的韧性社区。

 

黄海琼

自然之友·盖娅自然学校副校长,全国自然教育网络人才培养专业委员会成员。

 

晋军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环境社会学等。

 

李嘉诚

芜湖市生态环境保护志愿者协会环境研究员;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研究员;玲珑计划二期伙伴;致力于通过研究文章、政策倡导等方式推动生活垃圾管理行业有序发展、清洁运行;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越野跑爱好者。

 

李雁

曾在环保系统工作,后加入全球最大的国际环保组织之一绿色和平(Greenpeace),长期追踪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污染防治与循环经济、生态保护等议题,开展实地调查、政策研究倡导、推动企业绿色行动与公众传播等工作。

 

吕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创始人。

 

马彦伟

致良田生态农场农场主;自然名骆驼,阿拉善新居民。北师大生态学硕士毕业后,加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在阿拉善地区执行荒漠化防治与生态保护项目。


乔玉辉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关注有机/生态农业对气候变化的适应与贡献。

 

宋超

『北辰青年』创始人、CEO;北京大学中国法律硕士、美国法律博士(JurisDoctor);达沃斯“全球杰出青年”。


王鑫一

海南智渔可持续科技发展研究中心(智渔)高级咨询师。


吴栩颖

右满舵营地教育联合创始人,TEDxGushanMountain气候变化议题策展人;玲珑计划一期伙伴,正在实践气候教育主题的青少年研学项目。


肖开腾

北京市银杏公益基金会气候变化顾问,关注气候变化。

 

姚喆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iGDP)策略传播项目主任。长期跟踪国际气候谈判及各国的能源政策,并为众多合作伙伴的气候传播工作提供建议和支持。

 

张达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教授,研究方向能源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分析。


张薇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实践体验中心项目主管;玲珑计划二期伙伴,正在实践把气候教育融入“教育戏剧”的公益项目。


社群顾问

李盈

社会赋能协作者、社群建设者和网络搭建者,有着近十年的在中国和跨国的公益从业经验,致力于支持个人及团体进行自我探索、领导力提升、建立连接与跨界合作。


监测评估顾问

罗丹

环保公益领域资深人士,长期关注和参与垃圾可持续管理议题,在可持续社区、环境教育、政策倡导等方面有丰富经验,擅于项目统筹和沟通。


*更多闪亮导师名单持续更新中~



05

往期伙伴故事


自2021年以来,玲珑计划前三期共产生94位正式的玲珑伙伴,其中47位获得玲珑计划资助并实践了自己设计的公民行动计划,其中部分伙伴还因项目价值高、行动持续性强,获得了二次资助。


这里给大家介绍几类风格完全不同的玲珑计划·公民气候行动计划项目,希望给你参考,但绝非限制。


玲珑伙伴案例一



卢辉

广东省肇庆市公立医院医师

玲珑计划三期伙伴



公民气候行动项目名称

肇庆市乡镇地区“老年人群体气候适应力提升计划”

 

玲珑计划资助情况

2022年获得玲珑计划17005元的资助

项目实践期:2023年3月-2023年8月


一起来了解他的项目

👇


卢辉团队发现了在气候变化背景下,身体脆弱、信息渠道受限的乡镇老年人所面临的健康风险。结合自身既往的专业技能与团队优势,卢辉团队与当地乡镇养老院及老年人社区社区合作,开展“气候变化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影响”的科普活动,针对入住老年人和护理工作人员人群,开展医学科普活动,形式包括且不限于讲座、应急演练操作、对老年人关于气候适应的访谈讨论、园艺种植自然疗愈等等,以期提升护理人员和老年人的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适应能力,并协助完善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流程, 减少气候变化对老人年的健康风险。


Q:最初是如何关注到气候变化这个议题?


我是因为工作关系了解到气候变化的。最初是一些中暑的病人,我们要出急诊,去林场、去高速公路上去接病人,特别是夏天持续高温的时候,中暑、热射病的病人就很多。一开始并没有把它和气候变化连在一起,但是这些年来,特别是近几年这种气候的波动,南方天气持续的高温,有时候持续一两个月的高温,这类病人就比较多。后来我了解到这种持续高温的更频繁的出现是和气候变化有关的,才开始去关注这一块。


经过在玲珑计划系统性的学习,2022年IPCC 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WGII)发布报告《气候变化: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在报告明确指出,气候变化对气候敏感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及精神心理健康等的威胁正在增加,并表现出复合暴露和连锁事件的风险,且预计未来风险还会随着全球变暖而进一步加剧。其中,户外劳动者、孕产妇、新生儿、老年人等属于脆弱人群,受到气候变化影响尤其明显。


Q:为什么想到要发起一个公民气候行动?


气候变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它其实是可以从源头上去解决,比如热浪来了、持续高温的时候,我们可以向公众传输我们要提前做一些什么措施,很简单的一些措施,比如说带把伞,带一些水,在最热的那几个时间段尽量避免外出。这种意识的灌输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它影响的面会比较大。不要等到后期,这个人已经在山上中暑了,我们再去费很大的劲把他抬下来,再治疗,花费了很多的精力,是事倍而功半的。如果能够提前干预,让大家有这个意识,让大家了解到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提前可以去做一点事情,那是事半功倍的。


从行动层面,我的这次项目是聚焦于肇庆市乡镇地区“老年人群体”。65岁或65岁以上的个体被称为老年人,研究表明,老年人特别容易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包括慢性健康状况、身心损害、经济困难和社会孤立”;同时,肇庆地区许多乡镇社区服务中心里面的老人及护理他们的工作人员,因为缺乏气候变化与健康相关的意识和知识,从而无法有效预防和干预气候变化对其健康的影响。


Q:参加玲珑计划最大的收获?


在玲珑计划,我找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有这样一个群体,大家能够持续给你赋能。我觉得你做一个事情,有人推着你,不断给你鼓舞,给你指引的话,你才能够坚持把这件事情做下去。不然的话,一个人可能就像短跑,冲刺了一下之后,再想跑下去的话可能就没有力量了。


玲珑伙伴案例二



吴栩颖

右满舵营地教育联合创始人

TEDx Gushan Mountain气候变化议题策展人

玲珑计划一期伙伴



公民气候行动项目名称

应对城市气候危机青少年创变行动「冒险城市」

 

玲珑计划资助情况

2022年获得玲珑计划40000元的资助

项目实践期:2022年4月-2022年7月

2022年下半年获得二次资助45500元

项目实践期:2022年11月-2023年7月


一起来了解她的项目

👇


一个聚焦于可持续发展主题的青少年营地教育项目。以线上探究结合实地探究的游戏系统,支持青少年真实了解自己身处的城市系统中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场景、问题;以项目式学习方式,支持青少年学习和应用循环经济理念、循环设计方法;发起青少年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赛,支持青少年组队发起特定的气候适应或气候减缓行动,为解决真实问题贡献力量;启发认知能力、长线思维和系统思维,培养未来城市的绿色公民。


Q:你是如何开始关注可持续发展这一领域的?


小时候我去别人家做客,就会去关掉不需要的灯,在一些公共场合,比如厕所,发现用久了的水龙头在漏水,会去努力够到水龙头、尽可能去拧紧一些。别人惊讶地问:“这用的又不是你的钱,为什么要管?”但在我就是天然的觉得,环境和资源不是因为有价格才珍贵,它们本身就值得爱惜。在创业的路上走到今天,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我想做的事情,那就是人生活在地球上,它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方式是更合理的、对自己对人类对地球都是双赢的?


也是在实践中和孩子们相处时,我发现,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们对城市背后的运作却几乎一无所知。有一次我问大家,咱们每天吃的菜是哪里来的呀?就会有孩子说,“菜是从超市来的”——这就是孩子们最真实的反应。当当时就冒出来一个念头,希望让孩子能实地去看这些我们在享用着的城市的产品跟服务,它们到底是怎么来的,然后让孩子可以对城市这个系统,有更深入的理解。


随着我们不断开发城市的各个角落,我就想找到地点和知识之间的一个逻辑,不希望是一个一个孤立的知识点,后来我就找到了这个主线,可持续发展。


Q:你所设计的公民气候行动,是如何与你正在进行的青少年营地教育商业项目相结合的?


我自己早期的工作背景和教育有关,是在一家科技馆,把国外的一些优秀的知识类课程翻译以及做本土化的设计,变成我们科技馆的课程。那期间积累了很多如何通过游戏化的方式、青少年更喜欢的方式来进行知识传输的方法。


在我平时的营地教育线路设计时,我们也会把这些理念和方法贯彻进去。比如我们做“一件T恤的碳足迹”这个活动,我们会带孩子们去真正的服装设计工作室,学习服装整个生命周期所需的资源和对环境的影响;去旧衣回收工厂,调查旧衣的价值高低与去向;还帮助孩子们了解Patagonia、多抓鱼等倡导循环经济的生活方式品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提出问题,让孩子们在研学过程中,自己去寻求答案,比如,“你了解自己每天穿的衣服吗?它是由什么面料制成的,需要经过哪些制作工序,被淘汰后会去往哪里?在从生产到使用到废弃的整个生命周期中,衣服需要消耗哪些环境资源,又会产生哪些环境影响?服装行业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然后到了衣服穿在身上时,其实才是耗费资源最密集的阶段,我们会引导大家思考:清洗、烘干会消耗多少水和电?制造和运输过程对环境有哪些影响?对人的健康有哪些影响?


孩子们经过为期几天的研学,他们自己给出的答案,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用这样有意义的问题、真实可感的场景、有趣的探索方式,让“碳足迹”“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孩子们心中埋下种子,那么ta长大以后很可能就会是一个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绿色公民。


类似的活动我们还有“城市水循环之污水处理”“极端天气防灾48小时”“应对城市气候危机青少年创变行动”,以及后来我们设计和组织的气候赛事等等,都在把真实的世界推到孩子的面前,同时让孩子以他们真实的思考和行动来回应这些问题。一方面是回应真实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是让孩子逐渐成为一个有责任感、关注这个世界的“大”人。气候对他们来说是可持续领域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点,也成为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活动设计的主题和主线。


Q:参与玲珑计划最大的收获?


对知识的系统化梳理,社群伙伴带来的激励,这些都形成一种整体上的氛围,我会觉得玲珑计划是认认真真在做事,真的想要帮助我们这些参与者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得更好的。玲珑计划还会为我们这些行动者提供一些视野之外的机会和资源,比如今年5月份,我受到玲珑计划项目组推荐,去韩国仁川参加了联合国亚太经社委员会举办的一个气候教育研讨会(ESCAP)。像这样的机会非常难得,非常感谢玲珑计划项目组。


玲珑伙伴案例三



张薇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

实践体验中心项目主管

玲珑计划二期伙伴



公民气候行动项目名称

「苕之华」气候变化主题教育戏剧方案及在地实践

 

玲珑计划资助情况

2022年获得玲珑计划16152元的资助

项目实践期:2022年7月-2023年暑期


一起来了解她的项目

👇


教育戏剧,最早是追溯到卢梭的教育理念“在戏剧实践中学习”;教育戏剧开始真正的实践和发展是在1950年左右。教育戏剧在特定的精心设计的故事背景当中,引导者帮助参与者们通过戏剧体验,拓宽自己对世界的理解,同时也加深对自己的内在的探索。 


本项目基于对“气候变化”科学认识的视角下,通过通俗可感、高参与度的活动设计,组织实践针对学龄青少年参与气候变化主题的教育戏剧活动,从情感、知识、行动三个方面,推动参与者了解气候变化知识,在戏剧中探索气候变化从“认知”到“行动”的精神动力,引导鼓励公众“气候变化减缓与适应”自主探索和基于日常地可持续行动;同时与全国各地的一线戏剧教师共同研讨,将3个基于气候变化的教育戏剧方案打磨完善,并在上海、杭州等地由一线教师在地推广传播实践。


Q:为什么想把青少年的气候教育拓展到「教育戏剧」这种形式上?


如果仅仅期待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停留在知识层面,那么青少年很容易做到;日常减缓行动由于“规范”和“评比”的存在也能实现。但是,长期的应对气候变化的自主行动靠这些就可以吗?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行动需要对未来的责任感、社会公平意识,这些可能需要更大一些的视野和思考,而这些正是我们现行的教育中被剥离掉的部分。也许未来我们面对的是具有高度知识水平、却有着“统一”价值观的青少年,“气候变化”对他们而言也可能变成“国王的一面之词”,这是令人非常非常担心的一种未来可能。但还好,我们拥有戏剧,拥有保有想象力和探索的空间,这空间我们可以创造,我们需要邀请孩子来到这里。


Q:一次教育戏剧项目是如何完成的?


需要几个阶段。首先是剧本创作,在这一阶段需要进行资料调研、采访、科学顾问的介入;然后是剧本创作及团队研讨,与全国一线教育戏剧老师们就剧本进行研讨,打好未来联合推广的基础;之后是试课调整阶段,我会在上海本地的合作机构进行试课,收到反馈后团队会对课程进行打磨修改;同时我们会做3个系列剧本,以适合不同年龄段青少年。


然后进入在地实践及推广期,课程基本成熟后,我们会与全国一线教育戏剧老师们就确定的课程进行线上研讨,然后邀请各地教师本地化实践推广。


最后是系列剧作实践期。除了产出的三个个案剧本外,我们希望做成系列课程,并联络合作学校去开展校园教育戏剧的系列活动。


玲珑伙伴案例四



刘思奇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

玲珑计划一期伙伴



公民气候行动项目名称

鲜花与可持续毕业

 

玲珑计划资助情况

2022年获得玲珑计划14140元的资助

项目实践期:2022年3月-2022年8月


一起来了解她的项目

👇


约定俗成的毕业季大量鲜花的购买和使用,其实并不低碳。呼吁大学生毕业庆祝少用或不用鲜花、加强已购鲜花的重新利用。项目通过组建大学生行动团队,动员多所高校环保社团一起行动起来,以“鲜花”为切入口,以点及面,推动改变毕业季文化,鼓励大学生「以更可持续的方式庆祝毕业」。


Q:为什么会关注到大学生毕业季鲜花的使用?鲜花产业与气候变化有什么关系?


每年毕业季,当师兄师姐们手捧鲜花、拍完毕业照之后,垃圾桶旁都会堆满一束束鲜花。当时我就想到,我可以借助我所在的环保协会,在校园里发起「毕业季花儿回收计划」,让已经买来的鲜花不要被浪费。我们可以转赠给他人,还可以把鲜花变废为宝:花朵可以制作干花,成为宿舍的美好装饰,可以制作成像琥珀一样精美的礼物,可以做成花瓣香包,还可以用来自制手帕的拓印;而包装纸和带子,也可以成为下一份礼物的包装,其实效果是非常漂亮的。


在研究鲜花的过程中,我读到了一本书《鲜花帝国》,才发现其实在美丽的鲜花背后,可能是大棚种植,是农药化肥,是长途运输的碳排放,是一层层的包装浪费.....鲜花虽美,对环境其实并不那么美。花卉种植业使用的杀虫剂、除草剂和杀菌剂数量惊人(杀菌剂是常用的鲜花化学保鲜剂)。在荷兰,种植玫瑰需要的杀虫剂是种植玉米的七倍。为了能够一年四季提供鲜花,就需要大棚种植,而在用塑料覆盖种植花卉的土地上,自然栖息地面积减少。花卉需要密集的灌溉,导致高用水和化学径流。包扎鲜花需要大量塑料包装,塑料垃圾的处理方式目前依然是焚烧和掩埋为主,对环境十分有害。花卉由于冷藏和长途运输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碳排放:为了让来自全球的鲜花“五天内从田地到花瓶”,运输必须用飞机,且必须冷藏以防止萎蔫,这就是为什么它们在飞机运输之前要储存在冷藏仓库中的原因;之后,它们被送到另一个冷藏仓库,在那里等待购买。而冷冻系统的主要问题是,它们会排放氢氟碳化合物,据统计,氢氟碳化合物对大气的危害是二氧化碳的9000倍。鲜花的高碳排导致气候危机加剧,而鲜花对于我们大学生毕业来说,其实是有很多种替代品,那么这个环境代价就很不值得。


如果可以,请减少购买鲜花。手捧鲜花拍毕业照有很多代替方案,其中我觉得最好的方式就是不拿鲜花拍照,既环保、又省钱。


玲珑伙伴案例五



吴媛静

厦门可持续商店“在乎杂货店” 店主

极限飞盘运动员和赛事组织者

「零废弃赛事」项目发起人

「海岛青年」智囊团成员

imPACKED Travel 可持续旅行 厦门城市烈人

「诺路环保」项目合伙人

玲珑计划三期伙伴



公民气候行动项目名称

零废弃赛事指南

 

玲珑计划资助情况

2022年获得玲珑计划29000元的资助

项目实践期:2023年3月-2023年8月


一起来了解她的项目

👇


不断增多的体育赛事正在成为垃圾的重要生产者;垃圾的生产以及丢弃,与应对气候变化的减碳方向背道而驰。在已有尝试的基础上,吴媛静团队希望在厦门等多个城市开展“零垃圾赛事”,通过推动体育赛事的垃圾减量及回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项目计划与十个赛事进行合作,为赛事免费提供废弃物管理服务,总结经验并编制一份供中小型赛事组织者开源使用的《零废弃赛事指南》;《指南》还将以在线的形式公开和分享,随时进行更新和下载。使用者可上传案例,系统实时统计影响人数、垃圾分类和回收数量、减碳量等数据。吴媛静团队希望以“零垃圾赛事”的活动,以及从中总结的经验,为减少观赛垃圾提供经验。


Q:这份《指南》主要回应什么气候问题?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家《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2016)》《体育强国建设纲要(2019)》的发布,国内体育赛事数量和参与人数高速增长(疫情前)。仅马拉松一项,2019年就有357场认证赛事和总数1828场规模赛事。其他各项目的中小规模赛事更是不计其数。以北京马拉松为例,一次比赛会消耗掉86万个纸杯、18万瓶运动饮料(数百公斤空瓶)、7.5万支香蕉(3-4吨香蕉皮);每人每参加一次马拉松的碳排放,是其日常生活的6倍。


究其原因,一是政府对体育赛事的碳排放管理尚未有明确的政策指导;二是赛事组织者尚没有足够的意识要做废弃物管理,或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做;三是运动员们普遍缺乏减排意识,也没有客观条件让他们在赛事活动中去参与减排行动。


我这次的项目重点回应的是赛事组织者缺乏零废弃减排意识,且不知道应该如何进行废弃物管理的这个问题。


Q:你持续推动零废弃赛事的长期目标是什么?


希望所有的体育赛事组织者都能将「零废弃」纳入工作范畴,用更低碳的方式举办活动,使用更少的一次性用品,且废弃物都能被组织者妥善处理。人们在享受运动的同时不会再给环境增加压力。


从政策倡导层面来说,希望推动国家体育总局《体育赛事活动管理办法》中能够有明确的关于「体育赛事废弃物」的管理措施,从制度上对体育赛事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管理和约束。



持续更新中……



玲珑计划四期招募倒计7天!

(报名截止:2023年8月13日)  

扫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报名玲珑计划四期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双叒叕改版了,没有加 “星标”的订阅号,读者收到的推送仅有标题和小图(甚至有可能长时间收不到该号的最新推送)

如果您希望每天都能第一时间看到自然之友的最新动态、不错过我们的每一篇文章,现在就请按照以下步骤星标我们吧:




👇点此报名玲珑计划第四期